我靠种田发家致富/种田文、高干、美食/夏垂文纪守亮/最新章节列表/全文免费阅读

时间:2017-10-10 03:46 /青春小说 / 编辑:歆儿
小说主人公是纪守亮,夏垂文的小说叫做《我靠种田发家致富》,本小说的作者是甲子亥最新写的一本重生、耽美、军婚类小说,内容主要讲述:——这就是灵泉毅的功劳了。 他查过了,椰兔三...

我靠种田发家致富

作品朝代: 现代

主角配角:夏垂文,纪守亮

作品状态: 已完结

《我靠种田发家致富》在线阅读

《我靠种田发家致富》第65部分

——这就是灵泉的功劳了。

他查过了,兔三个月就能出栏,以草为主食,也吃玉米、糠麸,只要不缺食物,就不会啃食树皮,而且兔一年能繁殖八窝,每窝四到六只,放养在外,它自己就会打窝,连兔舍都不用建。

他估着这么大一个果园,养上个五六百只兔子应该不成问题。

至于养鹌鹑,则是考虑到现在天气越来越热,山里的虫子也越来越多,农场里那十几盏强效虫灯每天都能捕到两百多斤虫子。

这让纪守亮有种整个罗河村的虫子都被虫灯引了过来的错觉。

这些虫子除了喂和喂鱼之外,每天总有三四十斤剩下。着物尽其用的心思,纪守亮想到了养殖鹌鹑。

鹌鹑以草籽、昆虫为食,一个半月就能出栏,成熟之,基本上每天都能下一个蛋,而且鹌鹑蛋的胆固醇比蛋低,营养价值比蛋更高。鹌鹑质鲜美,煲汤清甜可,做成烧烤味更是独特。

最主要的是只要养熟了,鹌鹑就不会飞走,唯一不好的就是鹌鹑很少做窝,到处下蛋,所以捡蛋比较烦。

夏垂文想了想,说:“再养上兔和鹌鹑的话,到时候会不会忙不过来?”

“不会,”纪守亮早就想好了:“少养一点就行了。”

他们现在其实也不算太忙。

碾玉米粒有破机,挖地有翻土机,浇有抽机,就是除草比较烦。

夏垂文点了点头:“也行。”

“还有,”纪守亮说:“我琢磨着园子里的那些桑叶是不是也可以利用上。”

果园里种的是果桑,足有一亩地之多,顾名思义就是以结果为主的桑树,但不是不产桑叶。

“你还想养蚕?”夏垂文问

“咱们自己养肯定养不过来。”纪守亮说:“但是咱们可以请人帮忙养。养蚕又不是什么重活累活,村里的那些老头老太太就能做得过来,每个月给个千儿八百的,准保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,还有我爸闲着没事的时候也能帮上一些忙。”

他查过了,一般一亩桑树一季能养蚕1.5张,约四万头,产鲜茧一百二十斤,其中鲜蚕蛹八十斤,茧层四十斤,能出十五斤斤蚕丝,而且蚕粪还可以拿来喂鱼。

茧层可不宜,价格虽然起伏不定,但两三百块一斤总是有的。市面上鲜蚕蛹的价格一般在四五十左右,他家要是养出来,价格起码要翻上个□□倍,毕竟他家的东西从来没有宜过,所以不管怎么算,养蚕都不会亏。

看得出来,纪守亮对管理农场很是上心。

既然纪守亮把方方面面都想到了,夏垂文也没有反对的理:“这个想法不错。”

纪守亮当即说:“那就这么说定了,明天我就去养殖场把兔苗和鹌鹑苗拉回来。”

“行。”夏垂文点了点头。

没有谁比他更希望农场能越来越好。

第37章

第二天一大早, 纪守亮就去隔镇上的养殖场拉回来了五千只鹌鹑和五百只兔, 鹌鹑买的是半大的中苗, 就是已经会自己找食、养上个十几二十天就能下蛋的那种。

兔则是选的比利时兔, 畜牧站的人说这种兔比一般兔的质更鲜美,就是饲养难度比较高, 稍不留意就养了。纪守亮不以为意, 他们家农场是哪儿哪儿都好, 甭管什么东西, 到了他们农场的地界上都生龙活虎的。

比如几个月拉回来的那五千多只苗, 存活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。又比如那一百多只椰迹,就算没剪羽也不会飞走。

兔一落地, 就纷纷往草丛里窜去,夏垂文和纪守亮把那几千只鹌鹑往棚里一关, 又从园子里割了一大把草混着玉米面洒上灵泉撒了去。

看着拳头大小的毛绒团子一个个地凑了上来,低头啄食,仰头咽, 纪守亮拍了拍手, 说:“行了,先养上几天, 到时候把他们往园子里一放就行了。”

接下来就是养蚕的事了。

从网上订的蚕种是三天到的,一共一张半,所谓一张指的是漫漫一张纸的虫卵, 蚕是蚕,现在开始饲养还不算太晚。

至于养蚕的地方则是放在了纪守亮家, 他家宽敞,空屋多得是。

还有就是养蚕的人选——

正如同纪守亮说的那样,罗河村最不缺的就是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,消息一放出去,就有不少人找上门来。夏垂文和纪商量着敲定了两个人选。

一个是村东头的王婆子,她无儿无女,老伴些年也走了,孤苦伶仃的,但好在子骨还算朗,最主要的是她有养蚕的经验。

另一个是夏的老朋友,姓孙,是个鳏夫,以做过民兵,为人正直,现在年纪大了,子女不孝,不愿意奉养他,他把名下的田都租出去了,养活自己倒是不成问题,他只是闲不住,所以想给自己找点事做。

夏垂文给他们开出了一千三百块钱一个月的工资,这个工资不算低,县里大超市找临时工,既要帮着卖货又要帮着搬货,辛苦一天也就六十块钱的工资,而且招的还都是年请璃壮的中年人。

倒也不怕这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太一起做事,传出去惹什么闲话。

自打纪守亮手头宽裕了之就给家里牵了网线,也没设密码,村里人谁要用网尽管到他家来,纪是来者不拒,还给他们倒喝,所以家里总是人来人往的。将心比心,平时纪守亮去农场活的时候,他们也没少帮着照顾着点纪

这人一多,流言自然也就生不起来了。

事情就这么定下了。

一晃到了六月下旬,天气越来越热。

兔和鹌鹑在农场里适应良好,蚕也都陆续破壳而出,没多久,田里的西瓜熟了。

“这西瓜没得说。”

“甜,沙,脆,皮薄疡昔扣敢一流。”

“这滋味,和本的黑皮西瓜相比也不遑多让了。”

“可不是……”

高华等人自是不吝赞美之词。

他们中的黑皮西瓜指的是产自本泗县的一种西瓜,有几十年的栽培历史,据说有种特殊的甜味,因而哪怕产量够大,平均一个也能卖出七百元的高价,最贵的时候,一个十五斤重的西瓜,拍出过三万元的天价。

(65 / 115)
我靠种田发家致富

我靠种田发家致富

作者:甲子亥 类型:青春小说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